第630章 尊王,到底是谁的功劳?(2 / 2)
“管仲是不可能帮助周天子去做大做强的,因为周天子帮不起来呀!”
“所以呢,齐桓公是没有给周天子输送过利益的,那么管仲把利益输送给了谁呢?”
“那就是有能力进行一统天下的姬姓诸侯们!”
“比如说燕国,比如说鲁国,比如说卫国,比如说邢国。”
“因为他们才有实际的权力和军队,他们才是姬姓未来,是姬姓宗族能够重新夺取话语权的希望!”
“作为管仲来说,他是一个务实主义者,不搞那些虚名,他要的是姬姓实实在在的利益,”
“因此呢,对于周天子该怎么用,其实管仲的做法和齐襄公是一样的。”
“就是在齐国没有能力以武力彻底压服一切的时候,齐襄公和管仲他们都是打着周天子名义去称霸,这样做还是比较方便的,至少会少很多敌人!”
“而如果齐襄公,齐桓公他们直接干掉了周天子,自己当老大,那就会成为千夫所指,成为众矢之的!”
“因此不管是儒家认为的尊王,还是现代学术体系中现代学者认为的尊王,它们的意思其实都是一样的。”
“都是,尊重并承认周天子的存在,借助周天子的名义,实现齐国对外的征伐,以谋夺齐国的最大利益。”
“这就是齐桓公和齐襄公时期尊王真正的内涵!”
“就算管仲是想把利益输送给姬姓的鲁国,姬姓的燕国,姬姓的卫国,但他在齐国也得这么喊,也得这么去解释!”
“因为齐国毕竟是姜姓的齐国,不是姬姓的齐国!”
“你管仲暗地里输送利益可以,但你明面上还是要告诉别人,你维护的是齐国的利益!”
“因此呢,齐桓公的尊王跟齐襄公的尊王,谁来了都一样啊,那就是一个意思!”
(这也太尴尬了吧!搞了半天管仲和齐桓公就是在疯狂的抄齐襄公的作业,然后偷人家的功劳!)
(这一次,儒家的人跟现代学者的观点是一样的,这是因为估计没办法去修改其他的定义了吧!)
(我只能说读历史真就是要看利益,各方利益角逐之后的结果,才是历史真正的脉络!)
…………
大隋,
独孤迦罗和隋文帝都用关爱智障的目光盯着杨勇。
意思是你明白了吗?
杨勇心里那叫一个腻味啊。
怎么会是这样呢?
他死死地盯着自己的太傅李刚,这些东西可都是李纲教给他的呀!
不是你说的,齐桓公和管仲才是提出了尊王口号的人吗?
而且正是因为他们提出了尊王假借天子的名义行事,才让齐国成就了霸业吗?
怎么又是人家齐襄公干的活呢?
李刚这个时候只能硬着头皮上了,李纲说:“可能齐襄公和管仲是第一个喊出了确切的尊王口号!”
“齐襄公时期并没有说出“尊王攘夷”这四个字!”
“而管仲和齐桓公喊出来了,这就跟咱大隋一样,虽然现在也进行着类似于科举的事情,但是却没有把它确立成一个制度来!”
隋文帝哦了一声,原来你是要学儒家那一套抢注商标啊!
就跟当年儒家把中庸之道从道家抢过来一样吗?
你们这可真是老传统技能了。
他都懒得骂人了,因为这太儒家了。
…………
大明,
海瑞嘴角抽了抽,难道儒家所谓的很多成就,儒家所推崇的很多人的功劳,就是靠着这种抢别人的事迹而来的吗?
这简直也太那啥了!
他很想说不要脸,但一想到这有辱斯文,于是就留了点口德。
但真正的儒门子弟可比他有底线的多了,他们甚至在弹冠相庆!
六部尚书叫嚷着:
“不管是谁发明的,只要齐桓公和管仲是第一个提出来的就行!”
“提出来的也是有功劳的呀!”
“别扯什么人家抢没抢你的功劳,你被人抢注了,那么你就应该你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。”
海瑞实在无法直视这种说法。
要是一个制度你抢注了也就抢注了,毕竟制度从潜规则变成一个公开的东西,那也需要很大的努力!
甚至需要付出一定的流血牺牲!
可这是人家制定出来的国策,基本上已经在全国通行了,只是没有叫这个名字而已,
你把猫叫了个咪,就证明这件事是你的了?
他很想痛骂这种无耻的剽窃行为。
是但看到儒门这帮人的嘴脸,他觉得还是算了吧,你骂他们,他们反而觉得自己赢了!
所以海瑞很郁闷,他也在天幕中询问:
“难道抢注商标之后,尊王这就成了管仲和齐桓公的功劳了吗?”
…………
天幕下很多人,尤其是儒家人都跟海瑞时期的六部尚书一样。
毕竟儒家的东西真没有太多,尤其是好东西,儒家自己也坚守不了啊。
你要真按照真正的仁义礼孝去干,那儒家自己人都得起义造反了。
毕竟他们可不是墨家那帮人,把吃苦受罪当成是修行,
就是墨家人中也由很多人也受不了这种修行方式,而转投了其他门派,
这就说明:这种让自己受罪的反人性的方式是行不通的,起码大多数人是接受不了的。
他们只能偷别人的东西,偷来之后就得说是自己的。
百家很多学派,看到儒家门徒的这种嘴脸,都想要骂娘了。
这偷的可不是一家的呀,这是把其他家的东西都偷过去了!
可是,怎么样去打击这种行为呢?
尤其是管仲和齐桓公的这种行为,必须要给予严厉的制裁和警醒!
大家都在问博主该怎么看?
陈勇想了想,那当然是躺着看呀!
“我知道很多人想把‘尊王’这个创举,放到管仲和齐桓公的身上,”
“哪怕无视史书上记载的各种事实,也要抛开事实不谈!”
“甚至拿出了只要是他们喊出尊王的这个口号就行了,”
“但真相是什么呢?”
“让所有儒家人吐血的是,尊王的口号,也不是管仲和齐桓公提出来的!”
“因为管仲和齐桓公根本就没有提出过尊王这句口号!”
“尊王的口号是后世儒学家,后世史学家,对管仲和齐桓公以及齐襄公所有事情的抽象凝练总结!”
“是的,完全就是后世人归纳总结。”
“也就是说,凡是给你说管仲和齐桓公他们喊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,干什么干什么。”
“你可以直接判断,这人要么不严谨,要么就是外行!”
“管仲齐桓公跟齐襄公一样,只是干了尊王的事情,从来没有提出过尊王这句话!”
“因为他们那个时候,不是这种叫法。”
“这句话是后人说的。”
“谁说的呢?”
“应该是秦汉学者,而把尊王攘夷四个字完整提出来,说齐桓公尊王攘夷,那就更要往后面看了,反正我知道的,大概率是朱熹!”
“朱熹评价管仲时说:“尊周室,攘夷狄,皆所以正天下也。””
“也就是说,你如果认为尊王这件事情,只要干过这件事情,就有这个功劳的话,那这个事情在齐国,必须是齐襄公干的!”
“管仲和齐桓公只是抄了作业!”
“那你如果说一定要喊出尊王攘夷这四个字,才算是真正的尊王了!”
“那不好意思,齐襄公没有提出这句话,没有喊出尊王两个字,管仲和齐桓公也没有,春秋战国时代都没有!”
“你就是想抢注商标,不好意思,这个商标也不是管仲齐桓公自己注册的。”
“而是后人硬要给管仲和齐桓公注册上的。”
“这就是历史啊!”
“这就是儒家后世的评论啊!”
“所以很多人所谓的丰功伟绩,其实跟他们自己的关系都不大。”
“这就是儒家写历史的可怕之处!”
“主打一个,偷!”
“什么都敢偷,偷前人的东西,甚至连后人的东西也能偷,就是为了吹捧一个他们认为的圣贤和盛世。”
.........
ps:
想不到吧,很多东西,其实就是儒家写史书乱改改出来的。
营销号这玩意,儒家才是老手了。
放一些资料吧,大家可以参考一下。
提到尊王攘夷的论文很多
这个是跟尊王有关的,可以看看史学界对于谁最早尊王
这是论文内容,郑国是尊王的这种行为的第一个实践者,齐襄公,齐桓公都是跟着人家学的
这是尊王口号提出的时间。
其实古代儒家吹一些圣贤,跟现在的营销号一个套路,咱们用的很多东西,老祖宗都玩的贼六了。
求催更,求免费的为爱发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