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7章 沙国的大王子到达宁古塔镇4(1 / 2)
八宝粥里面放的有白糖,有大米,有绿豆,红豆,花生,黑米,小米等等,喝着甜甜的,香香的,黏黏的,很可口,所以说每个人都爱喝,大王子和几个大臣也吃的津津有味。
刚吃过饭,大王子的管家就找上了俞莲儿要购买馒头与包子,还有草料。
米面及蔬菜,可以在万果园里买。但是。馒头与包子还有草料需要的量特别的大,他必须与丞相大人商量。
他恭恭敬敬的对俞莲儿道:“尊敬的丞相大人,我们想购买一些包子与馒头路上吃,你看可以吗?
俞莲儿道:“需要多少?”
管家算了算,他们有1200多人,按每个人每天六个馒头的话,一天就要7000多个馒头,他们走到苏平江有1000多里的路程,按一天赶路100里路的话,也得十几天。十天都得7万个馒头,十几天至少得10万个馒头。
他心道:这个数字是不是太大了?丞相大人肯定给他们拿不出来这么多的馒头,现蒸也蒸不出这么多呀!如果被拒绝了怎么办?万一丞相大人说他们是给永好国出难题怎么办?
但是,他要给所有的人准备口粮,必须这样给俞莲儿说。他不好意思的道:“丞相大人,我们需要10万个包子及馒头。”
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,俞莲儿满口答应道:“可以的,不过馒头要二十文钱一个,包子三十文钱一个。”
管家听到俞莲儿满口答应的时候,心中暗自高兴。当他听到俞莲儿报的价钱的时候,也没有计较这个价钱的高低,反正只要能买到这些馒头与包子就可以了。
俞莲儿让丁丁从空间里面嗖嗖嗖的拿了一天的包子与馒头,并装在了袋子里面,每个袋子里面装了200个馒头或者是200个包子,因为价钱不一样,包子和馒头是分开装的,到时候好算账。
在拿这些馒头,包子的时候,丁丁还没有怎么感觉累呢,装袋子的小厮们可是累的满头大汗。
他们既震撼于神仙婆婆的能力,又恐怕这些馒头和包子装的不好,受到神仙婆婆的责怪,所以说他们全神贯注的把这些馒头和包子装的都很好。大冬天的累的他们满头大汗。
落黑的时候有个小时去通知沙国的管家道:“管家先生,馒头与包子已经准备好了,你们可以装车了!”
管家一听又一次震惊了,10万个包子与馒头要蒸的话,肯定要蒸两三天的,怎么一天的时间就蒸好了?
他不相信的跑到饭店里一看,饭店的大厅里摆满了装满馒头或包子的袋子。这下他真的心服口服了。
真的像人们传说的那样,永好国非常的强大,就连蒸个包子,馒头也是这么的高效。
怪不得他们来的时候。沙皇一直叮嘱他们要低调,道歉的态度要诚恳,绝不能惹恼了永好国的皇上。
他连忙对饭店中的小厮们表示感谢道:“谢谢你们,谢谢你们,你们辛苦了,给我们准备了这么多的馒头与包子!”
并且又给每个小厮发了十两银子的赏钱,这下又把小厮们高兴坏了,虽然他们很累,看到十两银子的时候,他们觉得浑身的轻松,一切都值了。
包子与馒头装车的时候,一个袋子内装200个,一共是10万个包子,馒头,总共装满了500袋子。一辆车上装50袋子,整整装了十辆马车。
他们又另外买了大米,面粉,还有草料,生肉等等,总计装了30多车。
也就是说,昨天晚上卸掉银子的车辆又用了二十多辆车,才把这些东西都装完。
刚装完车,管家又问小厮道:“请问你们这儿有药馆吗?我们随行来的人有发烧的,拉肚子的和胃疼的。”
管家一边说着,一边给了这位小厮十两银子的赏银,小厮就不客气的接下了。
在古代,客人打赏给小厮们赏银是很正常的事。小厮们接客人们的赏钱也是理所应当的。但是,接了赏银就得给客人办事。
小厮不认识字,不知道他们镇上今天多了一个药馆,他知道丞相大人无所不能,赶忙跑去问俞莲儿道:“丞相大人,我们这个地方有药馆吗?沙国的士兵,有人生病了,需要治疗。”
俞莲儿道:“有啊。”
小厮发迷的道:“我怎么不知道哪儿有药馆呢?”
俞莲儿笑着说道:“昨天没有,今天有了。”
因为,这位小厮是宁古塔镇上土生土长的人,哪儿有什么他都知道的,唯独不知道有药馆一事。
俞莲儿离开饭店来到了梁府万果园内,找了一位识字的小厮,这位小厮名叫李明。
俞莲儿告诉他道:“李明你跟我来一趟!”
李明不知所以,向俞十六告假道:“俞掌柜的,丞相大人让我和他一块出去一趟。”
俞十六看向俞莲儿,俞莲儿对俞十六道:“俞掌柜的,从此以后李明就在南边那个药馆里面上班了,你每月按时给他发月银就可以了!”
俞莲儿来时带的20位小厮。除了在京都给他们发的每人每天100文钱工钱之外,在宁古塔这个地方,每人每天又给他们发了50文工钱。等于他们每人每天是150文钱的工钱。并且到年底的时候还有赏银。
俞十六恭敬的道:“丞相大人,小的记下了!”
俞莲儿让人通知沙国的管家,让他带着有病的人员到南边的药馆去。
李明跟着俞莲儿来到了药馆之内,俞莲儿打开了药馆的门,将钥匙交给李明道:“李明,从今以后你就是这个药馆的郎中了!”
李明一听赶快摆手道:“回禀丞相大人,我可不敢当郎中啊,我一点医术也不懂。”
俞莲儿笑道:“一会儿我教你,你就懂了!”
李明有点懵。
俞莲儿又接着道:“以后这个院子就由你管理了,你一定要保持干净卫生。每个来看病的人都要让他们在此服药以后再走。这里的药丸一粒也不能带走。每粒药丸是两文钱,绝不能多收,也不能少收。”
李明连忙点头道:“回禀丞相大人,小的记下了!”
俞莲儿指着治拉肚子的药坛子道:“喏,你看这上面写的是治拉肚子的药丸,上面写的有字,你一看就知道了,如果有人拉肚子的话,你就给他拿出六粒药丸,让他当场服下,停一会就好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