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3章 以毒攻毒(2 / 2)
江南官员听闻朱元璋所言,却仍不松口,上前一步,拱手朗声道:“陛下,朱橚之举,实难宽恕,无论大本堂偷看医书,还是对皇孙举动,皆悖逆纲常。此风若不刹住,恐朝堂纲纪大乱。还望陛下严惩不贷,以正国法,安人心。”
辽东官员赶忙出列,抱拳道:“陛下,依臣之见,此事说到底不过是皇家家事。朱橚与朱允炆虽起争执,然皆是宗室血亲。家务事不宜大动干戈,若严惩朱橚,恐伤了皇家和气,于国不利。陛下宽宏大量,还请从长计议,以和为贵。”
江南官员眉头紧皱,提高声调反驳道:“陛下,岂可言天家有家事?皇家一举一动,皆关乎社稷安危、天下纲常。朱橚行事,已非单纯家事,影响朝堂风气,动摇国之根基。天家当为万民表率,此等悖逆之举,若不严惩,何以服天下?”
辽东官员闻听,当即高声驳斥:“此言差矣!即便天家,亦有血亲伦理。父子叔侄之情,本为人伦常情,怎就说无家事?朱橚与朱允炆间,虽有龃龉,然究其根本,不过亲人间一时冲突。若事事皆上升至社稷高度,动辄严惩,人心惶惶,何谈皇家和睦,又怎安天下?江南官员莫要危言耸听,混淆公私!”
江南官员脸涨得通红,振振有词道:“《大学》有云,‘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’天家更当以身作则,践行纲常。天子为万民之首,皇家行止便是天下楷模。朱橚此举,违了君臣之礼、叔侄之序,此非家事,乃关乎天下教化。若不重处,纲常何存?儒家倡导‘正心、诚意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’,皇家不治,何以治天下?望陛下明察,严惩朱橚,以正视听,扬儒家正道。”
辽东官员也不示弱,神色庄重,拱手说道:“陛下,《礼记》言‘亲亲之杀,尊贤之等,礼所生也’。既重纲常,朱允炆以晚辈身份,对皇叔朱橚说教,亦坏了长幼之序。此亦不合礼义。‘礼之用,和为贵’,若只严惩朱橚,而对朱允炆过错视而不见,何以服众?怎能体现公正?朱允炆亦应受惩处,如此方合圣贤教诲,才能正皇家纲纪,安朝堂人心。”
江南官员没料到辽东官员竟以同样引经据典之法,要求惩处朱允炆,一时语塞。
他面色涨红,张了张嘴,却半晌说不出话来。
本欲借儒家学说占得上风,岂料被对方“以毒攻毒”,这下理屈词穷,心中恼怒却又无计可施,只能干瞪眼,不知如何反驳。
朱元璋听闻双方争论,沉思片刻后,缓缓开口道:“此事双方皆有不是。朱橚与朱允炆,各打五十大板。即日起,二人皆禁足一月,好好思过,莫再如此行事,损了皇家颜面。”
朱元璋下得朝来,与朱标并肩缓行,忍不住吐槽道:“标儿,今日朝堂上那辽东官员,嘴皮子可真厉害。平日里瞧着像个鹌鹑般,闷不吭声,谁想一开口,着实要人命,竟把那江南官员怼得无话可说。”
朱标笑着应道:“父皇,辽东官员向来务实。今日若不是儿臣示意,他本不愿趟这浑水。此人做事踏实,不尚空谈,见不得只拿圣人经典压人却不务实情的做派,故而才站出来直言。”
朱元璋微微点头,赞叹道:“辽东着实厉害!那常孤雏也厉害得紧!日后有常孤雏在你背后辅佐,孤便无忧了。此人既有这般辩才,又务实肯干,实乃可用之才。”
朱元璋又问道:“山东那边,新政推行得如何了?”
朱标赶忙回禀:“父皇,山东之地,土地改革与承包责任制推行颇为顺遂。目下已有大半地方,将土地分配妥当,百姓皆积极响应,劳作也更有劲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