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网游 >大明辽国公 > 第669章 撑不住了,冒险吧!

第669章 撑不住了,冒险吧!(2 / 2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
两边的人隔着栅栏相望,眼里都带着无奈——和平虽至,可那道无形的枷锁,依旧锁着往来的物资,也锁着彼此心里的期盼。

夜色像泼开的墨,把晋商的密院染得伸手不见五指。

鞑靼来的汉子裹着件破旧的羊皮袄,帽檐压得极低,进门时带进来的寒气让烛火颤了颤。

“王掌柜,”汉子的声音粗哑,带着关外的风沙气,“上次说的事,考虑得怎么样?盐、铁、茶叶,要多少有多少,价钱给你加两成。”

王掌柜手指在算盘上停住,指节泛白。账房里堆着的账本摊开着,最近的进项红笔标了长长一串,全是亏空。

他盯着烛火里跳动的火苗,喉结滚了滚:“两成太少,关外的路有多险你知道,官府查得又紧,少了三成,这买卖做不了。”

汉子愣了下,咬咬牙:“三成就三成!但得快,部落里快撑不住了,下个月月圆前,必须送到黑风口。”

“黑风口?”王掌柜眉头一挑,“那地方去年埋了三个走私的,你当我傻?”

“我给你画条新道,绕开巡逻队的卡点,”汉子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羊皮地图,拍在桌上,“顺着这条河走,夜里划船过去,天亮前就能到。”

王掌柜盯着地图看了半晌,指甲在“黑风口”三个字上狠狠掐了下。

窗外传来巡夜人的梆子声,他猛地合上账本:“干了!但我要先拿一半定金,银货两清,出了事各认倒霉。”

汉子从怀里摸出个沉甸甸的布包,往桌上一摔,银锭子滚出来,在烛光下闪着冷光。“定金在这,别耍花样。”

王掌柜瞥了眼银子,喉结又滚了滚,挥手叫人:“去备车,挑最壮的伙计,把后院那几车‘杂货’搬出来——记住,灯笼都罩上黑布,天亮前必须出城门。”

伙计们蹑手蹑脚地忙活起来,麻袋里的铁器相撞发出闷响,被刻意放轻的脚步声在院子里荡开。

王掌柜看着那袋银子,又看了眼账本上的亏空,狠狠吸了口烟,烟锅里的火星亮得吓人——这趟险,他不得不冒。

夜黑风高,马车碾过石子路的声响被刻意压低。

晋商的伙计们屏着呼吸,将藏在“杂货”下的盐铁小心护住,顺着汉子给的河道悄无声息地划行。

水面泛着冷光,只有船头微弱的夜灯照着前路。

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,马车终于抵达约定地点。

交接的汉子清点完货物,将另一半银子甩给王掌柜,咧嘴笑了:“痛快!王掌柜果然有手段。”

王掌柜接过银子,指尖因用力而泛白,直到看着对方的队伍消失在关外,才长舒一口气,额上的冷汗顺着脸颊滑下。“走,原路返回,动作快点!”

回程的马车载着空麻袋,颠簸在晨光里。

伙计们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,有人忍不住嘀咕:“没想到这么顺,一点岔子没出。”

王掌柜瞪了他一眼:“少废话,没到地头就不算完。”

话虽硬,心里却像卸下块巨石——这趟成了,账上的亏空能填一半,至少能喘口气了。

马车刚进城门,他便叫人去打了壶热茶,捧着杯子的手还在微微发颤。

阳光透过窗棂落在茶水上,泛着细碎的光,王掌柜抿了口茶,喉结滚动,第一次觉得这茶水竟如此甘甜。

王掌柜的头趟走私成了,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在晋商圈子里传开。

起初还有人犯怵,怕撞在官府的刀口上,可看着王掌柜悄悄添了新铺面,账房里的银子堆得冒尖,终究按捺不住。

李掌柜找了个雨夜,让伙计把铁器裹在布匹里,借着送“嫁妆”的名头混出了城;张东家更活络,买通了守关的老兵,每回过关都往对方手里塞个沉甸甸的荷包,车辙里藏着的盐巴便混过了盘查。

这些事做得极为隐秘,白日里大家照旧在茶馆里喝茶谈生意,袖口下却藏着写满暗号的纸条;夜里则换上短打,跟着马车在山道上疾行,灯笼都用黑布罩着,只漏出一线微光。

倒也不是没出过虚惊。

有回赵掌柜的车队撞见巡夜的兵丁,吓得他差点滚下车,幸好伙计机灵,说车上拉的是给山神庙重塑金身的木料,兵丁懒得细查,挥挥手放了行。

回府后,赵掌柜瘫在椅子上,冷汗浸透了中衣,可过了几日,摸着新赚的银子,又忍不住盘算下一趟的路子。

关外的需求越来越大,晋商们的胆子也越发壮了。

他们甚至凑在一起商议,轮流打通关节,谁的门路硬,谁就多担些风险,赚来的银子按股均分。

夜里的山道上,马车轱辘声此起彼伏,像一群偷食的夜鼠,在月光下穿梭不停。

官府并非毫无察觉,只是边关事多,一时顾不上细查这些“小动作”;再者,有些官老爷的私库里,也悄悄摆上了从关外换来的稀罕物——那是晋商们“孝敬”的,用盐铁换来的皮毛和玉石,光滑温润,让人爱不释手。

于是这偷摸的生意竟安稳做了小半年,没人捅破那层窗户纸。

晋商们揣着越来越鼓的钱袋,夜里做梦都能笑醒,只盼着这日子能久些,再久些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